湖北这所高校喊话:冲击下一轮“双一流”

双一流,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,是当下最重要的一个决策,意在提升我国高等院校在世界上的学科竞争力,让一些卡脖子学科能够得到彻底解决。
能够进入“双一流”,是每所大学的学科实力体现,更是学校的一种责任。作为高教大省,湖北省在第二轮双一流名单中,7所部属院校毫无意外地全部进入,让很多湖北人感到骄傲和自豪。而一些没有进入双一流的实力派院校,也都在摩拳擦掌,将目光瞄准在第三轮的双一流。这其中就包括了有着“小211”之称的武汉科技大学,也是大家公认的最有希望冲击下一轮双一流的院校之一。
武汉科技大学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,是一所百年老校。学校后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、中南钢铁工业学校等重要发展阶段,1958年成为武汉钢铁学院,开始举办本科教育,隶属于冶金部。
1995年,武汉钢铁学院、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、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,组建了武汉冶金科技大学,并在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。
现在的武汉科技大学,已经发展成了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省部共建高校。学校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,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4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、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7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、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。拥有1个国家重点(培育)学科、10个省级重点学科。
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,武汉科技大学一共有15个参评学科,其中机械工程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冶金工程等6个学科为B类;矿业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公共管理等9个学科为C类。
从武汉科技大学的学科建设上来看,工科确实是学校的拳头学科,尤其是冶金、机械、材料等,是最有希望冲击双一流的高校之一。
但是,武汉科技大学学科弊端在于,大多是冷门学科。就拿冶金工程来说,它的实力排名绝对是靠前的,无奈是偏冷的学科,一流学科的三所顶尖院校中南大学、东北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(前北京钢铁学院)的地位难以撼动。如果想要凭借增加名额来进入双一流,这个可能性不算太大。而在武科大的身后,还有昆明理工大学紧紧跟随,竞争还是很激烈的。
不过,能够有机会进入双一流的学科,可能还是要看材料科学与工程。目前该学科的入选高校数量已经达到32所,但考虑到这个学科领域涉及到很多卡脖子技术,在笔者看来这个学科扩大名额的概率是很大的,会有增加的空间存在。在湖北,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两强进入该学科的双一流,武汉科技大学的材料进入的可能性是最大的。
目前的武汉科技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高校,相对于部属院校来说,最大的劣势就在于科研经费的再次分配。有限的经费,用到最有希望冲击双一流的学科,才是学校的最佳选择。
虽然道路艰辛,但学校冲击双一流的决心并没有改变。